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简短
退避三舍是一个古老的典故,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。相传,公元前512年,吴国国君阖闾率军攻打楚国,楚国将军屈原在战场上看到自己的部队已经不敌,便建议国王退兵。但是国王不听,认为屈原是怕战斗,于是下令将其放逐。
后来,楚国军队在败战中全军覆没,屈原便在放逐的过程中写下了《离骚》一书,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。这也就是“退避三舍”的典故来源,意思是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,应该退避以避免受到伤害。
如今,“退避三舍”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用的成语,用来形容在某些情况下应该保持谨慎和避让,以免造成更多的麻烦或伤害。
热门音效 更多>
- 1 明史海瑞传原文及翻译注释
- 2 行李箱怎么更换轮子
- 3 电影《影》最后是什么意思
- 4 什么口红不沾杯还滋润又好看
- 5 martiderm衣服
- 6 一年级到三年级关于杜甫的诗有哪些?
- 7 三借芭蕉扇概括20字左右
- 8 离岸人民币市场概念股
- 9 印度的语言是什么语
- 10 如何易水上下句是什么